我们的教育和文化是否让人过于谋求长远了?

我们的教育有很多问题,基本每个大家都耳熟能详,也都承认问题很多,基本每个拉出来都能长篇大论痛批一万字。

应试教育,做题机器
没有思辨,没有人格
拔苗助长,心理脆弱
注重选拔,不切实际
专制国家初等教育看似优秀大学教育和研究异常落后的原因:初等教育适合填鸭和洗脑,而大学和学术研究需要开放的精神和资源。因此专制国家的大学教育和研究非常畸形并不是偶然或者说资源问题,而是一种维护政权稳定的策略。初等教育竞争激烈,培养出不会思考的做题家,也是故意的。


今天不说这个,讲一个我近期的发现。最近和我沟通多的朋友会发现我新添了一句口头禅到时候再说吧,今年能搞明白就不错了
当我注意到这点的时候,仔细一想,自己以前并不是这样,父母同学也不是这样。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上学时候小初高,谋求这高考(记得上学时候看过一则漫画,当时的感受是搞笑,现在想想却是会意一笑。有人生了小孩,一个朋友是高中老师,过来祝贺,写下了距离高考还有6000天) 上了大学,新一轮是考证,考研,考英语,出国读博找工作。毫不夸张,大部分人的理想生活前三十年这几个阶段都给你定位了。

没有批判的意思,这几个阶段能顺利度过已经是万里挑一,非常走运的人生了。我写这些目的更想表达我们的教育和民族对于一个长远目标的执着和坚韧非常牛逼的赞叹~

联想到近期热播的流浪地球,三体(强烈推荐,还原度我个人非常满意)这些刘慈欣的作品,其中超大型工程的组织动员,以及为了文明火种延续无数人做出的大无畏牺牲都让我无比感动。这种作品非常契合我们的文化中对坚韧,吃苦耐劳的崇高认可。

构建未来大饼,攒成所有人的力量,这种能力和民族精神非常非常厉害,人类简史中把这种都当作人类战胜兄弟种族的核心原因。

避免思考,吃苦为荣

我自己生活中包括社交媒体看到的场景,更多情况是,我们不花精力去分辨目标是否正确,目标是否还适应当下,前提条件是否已变?反而把中间的吃苦受累当作了目标,本末倒置的认为吃了这份苦,拼的这份力,美好愿景就一定会实现。

考上大学就轻松了
努努力,加加班,明年加薪就是你了
你看那谁,几年就副处了
再忍忍,退休了就有保障了

我们拥有优秀的品质,但是上面这些话术却利用优秀的品质来进行压榨,用不知真假虚拟的美好的未来来剥夺你的现在

考上大学再读研,最后还是打工难;
努力尽头是考编,素人进场稳定穷;
当牛做马好多年,一看退休再延迟;
吃完大饼吃二饼,自我洗脑PUA。

就这还没说到社会上风靡一时认可的“忆苦思甜饭”,没吃过苦的80 90后难堪大任这种论调。仔细想想,崇尚苦难可谓是一脉相承,翻看史书课文都当作主流价值观宣扬,我们把牺牲吃苦当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PS:我认为 能吃得了苦 是必要条件,而不是 吃了苦 是必要条件)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好像司马迁不割就写不出史记,孙子不瘸写不出兵法,勾践不吃屎就要二十投,韩信不爬一回胯不能领兵,困了累了喝什么红牛,必须要头悬梁锥刺股。

我也是这几年慢慢意识到,一个人最后能成功的因素太多了,可复制的成功基本不存在。家庭背景,信息渠道,时机把握,个人知识结构,以及运气。

认定了目标,然后吃得了苦来完成没什么不对的,最容易有问题的地方在于我们把目标放的过于长远,其中的变数太大,我们没有自适应主动去调整,反而不管不顾硬着头皮上,中间被PUA、被铁拳锤、吃大饼都不去想想有没有问题反而认为这是一条定然的路,挫折是考验,是筛选。

下面的话可能会被很多人锤~


咬定高考上大学,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花了钱浪费时间出来卷白领性价比奇低。未来有手艺一技之长的蓝领更稀缺,跟白领对比将反转,收入和成长不低。
升职加薪跑的快不快,关键点更在于行业是否在上升期,有没有爆炸发展,增量业务有没有,企业有没有对相关人才抢夺。
至于进体制稳定的观点,就仁者见仁了,稳定到退休这个时间段对于咱们这代人来说还有30年,世界会按照你的理解前进三十年么,我太菜,今年能看明白就觉得自己挺叼了。

现在全民奋斗无下限内卷,一大关键因素就是WTO后的这二十年,融入世界的红利让几乎每个人都受益,都认为奋斗定能成功,目标一定达成,生活必然越来越好,好日子都在后面呢。 毕竟在上升电梯中,你做什么都是对的,叠加传统文化的吃苦坚韧,每个人都谋求长远,一眼看三十年,主动背上几十年房贷。

不过随着疫情这几年瞎折腾,与世界加速脱钩,卷是越来越多了,但是效果却越来越差,能顾及上今年有饭吃就不错了。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全民疯狂考公,认定不裁员,稳定,有地位都是几十年不变(这个我也很想吐槽,之后再写)也是一个看的过于长远了。

总之

这篇吐槽文没有说思虑长远,坚韧吃苦努力是坏事不要做,再好的品质也有使用限定条件吧,是不是?我这里就是就观察的一个小现象逼叨一下。

不要想的太过长远,是说当别人给你说一个未来长远的事,长远到一定程度,你就掂量掂量这个事能达成的因素变量得有多大,前提假设能一直不变吗?

本文就是提个醒,没别的意思。特别确定的事情一般没有超额收益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